一粒米的“旅程”
發布時間:2020-10-14 14:56:57 瀏覽次數:676 [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]
農戶正在收割稻米。陶濤攝
人民網滁州10月14日電(周坤) 每當我們吃上香噴噴的米飯或者喝上一碗熱粥時,有沒有想過稻谷是怎么變成米粒的?近日,人民網安徽頻道實地參觀走訪滁州金弘安米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,金弘安),走進有機稻田稻米產業基地和大米加工廠,揭秘一粒米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后環節。
金弘安種植優質稻米。陶濤攝
在金弘安的農產品展廳,這里擺放著金弘安所有優良品牌:“北仔”“青鳳”“瑞福麟”……據了解,金弘安所有鮮米均選擇優良稻谷品種,稻種經過專業實驗室多道監測程序篩選,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栽種、施肥、除草。
豐收后的稻米,從這里進入機器開始加工。陶濤攝
在加工車間,伴隨著機器聲轟鳴,一袋袋黃黃的糙米裝進機器里,經過一道道工序的“消化”,從另一端出來時,已經變成了白白的大米。
在整個加工過程中,稻米不落地,全程無污染,每一粒稻子變大米都是像選美過程。陶濤攝
金弘安董事長陳順成說,在整個加工過程中,稻米不落地,全程無污染,每一粒稻子變大米都是像選美過程,要經過除雜、礱谷、碾白、拋、色選、碎米分離等環節,整個灌裝打包過程都由機器人完成。
歷經14道檢驗合格的成品大米,才能獲得印有“金弘安”的“畢業證”。陶濤攝
如今,金弘安已建成日處理600噸原糧烘干線,立式圓筒倉4座,標準化倉庫6幢,倉容40000余噸。擁有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日處理稻谷800噸生產線。
工作人員檢查加工后的大米。陶濤攝
最后包裝好的成品大米最后放入成品庫。但是,大米成品后,還必須要經總檢測把關才能獲得銷售的最后“通行證”。
最后包裝好的成品大米最后放入成品庫。陶濤攝
陳順成介紹,每一批大米都會從加工精度、碎米、雜質最大限量、水分、色澤、氣味等各方面,歷經14道檢驗合格的成品大米,才能獲得印有“金弘安”的“畢業證”。
這樣,一袋優質的金弘安大米,才能真正有資格銷往全國各地,走向百姓餐桌。
本文轉載自人民網-安徽頻道,原文鏈接:http://ah.people.com.cn/n2/2020/1014/c358266-34349476.html
總部地址:安徽省來安縣汊河鎮汊河新區產業第二片區荷塘路1號
電話:0550-5966666 5966000 傳真:0550-5966799 郵 箱: jinhonganmiye@sina.com
Copyright © 2015-2016 滁州金弘安米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工信部備案號:皖ICP備2021000994號-1 網站技術支持:華籟網絡